01 行为影响要素
- 福格行为模型:B=MAP 行为 发生于 动机 & 能力 & 提示 (同时出现的时候)
- 行为就像是不同款式的自行车,虽然外观不同,核心机制却是一样的,都是由车轮、刹车系统和脚踏板构成的。但即便行为的组成要素是一样的,也不代表它们给人的感受、表现形式和行动都是一样的。
- 无数家长对孩子咆哮:“你能不能认真一点!”好几次,我都把孩子拉到一边,问他:“你妈妈说让你认真,你知道具体是要你做什么吗?”几乎所有孩子都摇头表示不知道。
- 福格教授睡眠不好,经常被半夜启动的空调吵醒。与其每次被吵醒后都烦躁地抱怨,不如设计出一个习惯——每次被吵醒后,就冥想放松。
珍珠的形成是因为蚌受到异物(砂粒、寄生虫)侵入的刺激,然后分泌珍珠质,一层一层地把刺激物包裹起来,即成珍珠。如果诗意地来说,每一颗美丽的珍珠,其实都是蚌包裹好的痛苦与刺激。
福格教授睡眠不好,经常被半夜启动的空调吵醒。与其每次被吵醒后都烦躁地抱怨,不如设计出一个习惯——每次被吵醒后,就冥想放松。
对于那些确定会发生的刺激,建立一个习惯来“包裹”它,久而久之,也许你会得到一串生活的珍珠。
- 【原则】简单才能改变行为。
- 【信念】所有行为都是可以设计的。
- 【经验】如果让一个习惯超级容易做,那么养成这个习惯就不需要太多的动力。
- 【提示】最好是养成每天阅读本书的习惯,读完一遍再读一遍。
- 一个大圆圈里有一个小圆圈,大圆圈代表所有行为,小圆圈代表习惯。从这幅图中,我们能够看到习惯是一种行为,是行为的一个子集。福格行为模型适用于习惯,也适用于所有行为和所有文化、所有年龄层,它是一个通用模型。
- 人们“想做”和实际“去做”之间存在一道鸿沟。
要想设计出成功的习惯并改变自身行为,你需要做到3件事:
· 停止自我批评;
· 把你的愿望拆解成微行为;
· 将每一次错误当成是一种新发现,并利用它们不断改进。
- 每当遇到问题时,我都会回到我的理论模型,对发生过的事情做一番分析。
- 坚持这些小习惯感觉并不难,以这种积少成多的方式来促成改变,感觉很自然、很有趣。
仅有信息是无法保证有效改变行为的。人们经常犯这种错误,即使是用心良苦的专家也不例外。
他们的想法是:如果我们能为人们提供正确的信息,就能改变人们的态度,进而改变人们的行为。
种观点称为“信息–行动谬误”
-
能带来持久改变的只有3件事:经历顿悟、改变环境、从细微之处着手改变自身习惯。
-
【总指导】微习惯策略的基本做法就是:选择你想要做到的行为,把它拆解成微习惯并融入生活,然后促进它的成长。如果你想做出持久的改变,那么最好从小改变着手。(我想要视力变好,日常保护视力的行为可以找出三种,分别是用力眨眼睛、按摩眼睛附近肌肉、远眺,把这三个眼镜拆解成微习惯,打完一段字后用力眨一下眼睛、看完一个合同就按摩下眼睛、做完一类活儿就去远眺一下,这应该很容易成为你的习惯,当真的成为习惯融入你的生活后,促进它成长)
-
运用微习惯策略,专注于那些30秒内即可完成的小动作,就能迅速培养新习惯,而它们将自发地扩大规模。
-
【经验】运用微习惯策略时,我建议从3个非常小的行为开始,不过哪怕只有一个也可以。压力越大,时间越不够用,这套方法就越适合你。无论你多想培养某个健康习惯,如果一开始太贪心,那也会很难成功,因为这样新习惯难以持续。对大多数人来说,微习惯可能都是最佳选择,甚至是唯一的选择。
-
请你每天早晨一起床就立刻说出这句话:“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!”并在说出这句话的同时,尽量去感受乐观和积极的心态。
-
如果我实在是觉得这种暗示有些虚伪,我就会调整内容和语调,比如:“不管怎样,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。”
-
【经验】我们的蜥蜴脑天生就能够判断完成某件事的困难程度,所以,如果一开始野心太大,就会觉得难以做到。采用微习惯策略,一点儿也不需要担心失败。小习惯也可以默默进行,在没人注意到的同时开始改变。没有人注意,就不会感到压力过大。这些行为非常微小,执行过程也很灵活,没有什么情绪风险。在微习惯策略中,没有真正的失败,虽然过程可能会有点儿坎坷,但只要你重新振作,就不会失败——因为,这只是新习惯正在形成的过程。(不需要担心失败)
-
【经验】“要么做到最好,要么干脆不做”这种普遍存在的观念。如果不能立刻取得期望的结果,人们就会感到灰心丧气。这很正常,但很有可能会导致失败。
-
【粗糙而又简单的方法论】一次咬一小口。一个小举动或一次一小口,一开始可能显得微不足道,但却可以让你获得充足的动力去迎接更大的挑战,加速取得进展。没多久,你就已经“吃掉了整条鲸鱼”。
-
【经验】很多关于行为改变的言论,它们可能会误导你,所以,要小心。那些被广泛引用的学术理论,往往并不能改变人们的现实生活。如你所知,人们普遍认为行动需要依靠动机和意志力,总是在寻找可以增强并维持它们的方法。但问题是,动机和意志力天生善变,一点儿都不可靠。让改变保持微小并降低自己的期望值,才能应对动机和意志力问题。微小的行为很容易做到,无须依赖不可靠的动机就能完成。
-
换个地方放牙刷,每天早饭前把碗从洗碗机里拿出来,晚上到花园里浇花,早上泡咖啡时做两次深蹲,星期三倒垃圾,抽烟、不抽烟,用手表看时间、用手机看时间,凌晨3点玩社交App,下班回家亲吻另一半,整理床铺、不整理床铺,吃巧克力、不吃巧克力,读这本书、不读这本书……你努力多年想要养成的习惯,你努力多年想要戒掉的习惯。以上行为中有些是好习惯,有些不是。我发现,这些行为都由相同的要素组成。它们是人类行为的基本要素,其相互关系驱动我们的每一个行为和反应。
2010年,有一次我在健身房健身,边踩椭圆机边听珍妮·杰克逊的歌时做了一件事,这对一个每分钟心跳超过120次的人来说是一个奇怪的行为:我向红十字会捐了一笔钱。我之所以会这么做,是因为我收到了一条募捐短信。把我在那一瞬间做出的行为拆解开来,大概是下面这样的:
· 行为——通过红十字会的短信,向海地大地震的灾民捐了一笔钱。
· 动机——我想帮助这场灾难的受害者。
· 能力——通过短信来捐款很简单。
· 提示——我收到了红十字会的短信提示。在这个案例中,3大要素同时出现,于是我做出了行为:捐款。但如果其中任何一个要素没有出现,那我就极有可能不会做出这个行为。
-
她爱刷手机的这个习惯形成了一道障碍,而她的运动行为在设计上也有问题,所以才没能养成运动的习惯。
-
【论断】请记住,行为的发生,需要动机、能力和提示这3大要素同时发生作用。
如果行为提示位于行动线上方,那么行为就会发生。假如你有很强的动机却没有能力(如体重54千克却想推举200多千克的重量),行为就会跌落到行动线下方,就算你得到提示,也只会感到沮丧。如果你有很强的能力但毫无动机,那么即使你得到提示,也不会采取行动,只会徒增烦恼。行为位于行动线上方还是下方,同时取决于推动行为的动机和让行为容易做到的能力。这里有一个关键点:能成为习惯的行为一定会落在行动线上方。
你可以从图中看出这个习惯如此牢固的原因。除非有所改变,否则她很可能会延续刷手机的习惯,而不是去运动。
-
没有一个万能的解决方案来应对所有行为挑战,我们需要调整MAP这3大要素,并找出不同情况下的最佳组合。我们需要提高刷手机的难度或是改变她刷手机的动机,然后再去设计她的运动习惯。
-
通过MAP的强弱度来分析行为时,可以参考4个原则:
1.动机越强,行为就越有可能做到
2.行为越容易,就越有可能成为习惯
3.动机和能力要像队友一样密切配合
4.没有提示,任何行为都不会发生
-
以凯蒂为例,她整理办公桌的动机很强,同时这也很容易做到,她只需要不到3分钟就可以完成,而不会因此耽误接孩子放学。她完成这个行为的能力偏向容易区,而且做得越多,过程就会越流畅。通常来说,一种行为你做得越多,完成它就会越容易。,对于大多数的行为来说,如果不断重复,就会更容易做到(如图1-7所示)。
-
【关键】如果没有得到提示,那么无论你的动机和能力有多么强烈都没用。要么得到行动的提示,要么得到不行动的提示(如图1-8所示)。总之,没有提示,就没有行为。道理就是这样,简单又强大。
-
即便有些时候凯蒂的动机会减弱,但因为整理任务的难度很低,所以不会给凯蒂造成很大压力,她就更容易开始做这个工作。关键在于,如果一开始她选择打扫整间办公室,这个行为可能就会很难变成一种习惯,因为每当她感到时间紧促时,就会跳过这个行为。
-
动机和能力是持续的行为变量。你做出任何行为的背后,都会有某种程度的动机和能力做支撑。电话铃声响起时,你接听电话的动机和能力是原本就有的。提示就像是一道闪电,稍纵即逝。如果你没有听到电话铃声,当然也就不会去接听它。你可以消除提示,进而中断你不想要的行为。消除提示是阻止行为发生的最佳的第一步,但并不是每次都那么容易。【解释了为什么有时我没有立刻回电话、消息,后面马上就会忘掉,直至忽略】
一年多以前,我到得克萨斯州的奥斯汀市参加西南偏南音乐节。入住酒店房间后,我把包扔在了床上,接着就开始观察整个房间。橱柜上有一个东西吸引了我的注意。“哦,天哪!”我忍不住大叫出声。那里摆着满满一篮子美食:薯片、玉米片、超大棒棒糖、燕麦能量棒、花生。我正在努力控制自己只吃健康食品,但这些零食实在很诱人。我心里很清楚,等我结束漫长一天回到房间时,这个美食篮绝对是个大麻烦。它会成为提示:快吃我!我知道,只要篮子还在,我迟早会忍不住大吃一顿。玉米片将第一个被吃掉,然后是花生。于是,我问自己如何才能阻止这种行为发生。削弱动机?不可能,我超爱吃咸味零食。加大难度?或许可以。我可以要求前台抬高零食售价,或者干脆把它们从房间里撤走。但这样有些小题大做。于是,我选择了消除提示。我把这个满载诱惑的篮子放到了电视柜最底层,然后关上了柜门。我知道篮子还在房间里,但这些威胁已经不会再冲我大声喊叫“快吃掉我”了。第二天早上,我就会忘记这些咸味零食。很高兴地告诉大家,我在奥斯汀待了3天,一直没有打开过那个柜子
-
我会让每个人都到白板前或在一张纸上,边绘制福格行为模型边向别人讲解每一个步骤。学会快速又清晰地讲解行为模型,是行为设计中最有用的技巧之一。
-
最终找到了一个双管齐下的办法:到了晚上就把手机放到厨房,在卧室里放一个老式闹钟。在她和手机之间增加的这段空间距离使得刷手机的行为更难实施,而放置老式闹钟则一并消除了手机的提示。
-
如果无法改变某个行为要素(如动机),那你可以改变其他要素(能力或提示)。只要调整到位,你几乎可以设计任何行为,大多数你不想要的行为也都可以停止。
-